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從高雄騎機車而來的朋友】


上星期六(10/29),有5位年輕朋友進來我們店裡,最特別的是,他們是從高雄騎機車上來台南玩,並且繞過來我們店裡選購蜜餞。

果然年輕就是本錢,體力好,耐力佳,小弟我騎車送貨到安南區就已經ㄆㄟ ㄆㄟ 喘”………

感謝這些朋友風塵僕僕來到我們店裡,感恩~~~~~,歡迎你們常來台南玩喔^_^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台南/東山咖啡公路 滿溢花香的龍眼路

【聯合新聞網/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夏季的東山咖啡公路,可是一條豐美的龍眼路。
隨著「東山咖啡」打出知名度,很多人知道,台南縣的東山鄉為南台灣的咖啡之鄉,鄉境內還有一條「咖啡公路」。殊不知,這條頗受南部民眾喜愛的咖啡公路,在艷夏季節,其實是條充滿豐盈之美的龍眼路,也是冬日的柑橘公路。


近年名聲逐漸響亮的東山咖啡公路,它的正式名稱為「175號公路」,台南縣政府在東山推動咖啡節活動後,給了它一個更容易讓人記憶的名字「東山咖啡公路」。蜿蜒穿行於東山鄉山間的175號公路和174號公路,在公路兩旁的斜坡山地,早年可是東山鄉重要的柑橘、李子和龍眼產區。

走過咖啡公路的民眾會發現,175號公路上見到的咖啡樹或咖啡園不多,反倒是柑橘果園面積寬廣,為台南縣重要的柑橘產區,尤其進入初冬季節,東山的柑橘進入採收期,金黃的柑橘在枝頭結實累累,蔚為冬日最亮麗的產業景觀。

咖啡公路不僅盛產柑橘,早年也是台灣重要的李子產區,從這兒有個叫「李子園」的地名就知端倪。李子園,地名就得自當地種植有大片的李子園而來,如今李子園風光不再,這些過去以生產李子為主的山坡地,不乏改種當紅的咖啡樹。

夏季走在咖啡公路上,175號公路最亮眼的景致,不是咖啡、不是柑橘,而是結滿果實的龍眼樹。這些生長在公路兩旁的龍眼樹,都是栽種已有數十年的老樹。今年上半年沒有風災侵襲,不但荔枝盛產,尚未成熟的龍眼樹上更是掛滿龍眼果,豐收的果實將龍眼壓得向公路下垂,好像在向途經的遊人打招呼。

東山鄉的龍眼樹,大多為農民栽植在果園界限邊或公路旁,面積和產量雖不能柑橘或咖啡相比,卻多集中在175號公路上,使咖啡公路更像是夏日的龍眼公路。當地咖啡業者特別利用龍眼開花季節摘下花朵,製成滿溢花香的龍眼花茶。

《台史博開館》第1年免費參觀 民眾爭睹




台史博台灣故事常設展,呈現台灣從遠古到近代的台灣歷史及庶民生活,展示模型十分傳神,吸引大批民眾入場參觀、拍照。 (記者蔡文居攝)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歷經十二年籌建,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昨天歡喜開館!第一年免費開放參觀,館方安排一系列的慶祝表演活動,首日即有民眾大排長龍搶先看,估計約五千八百多人參觀。


開館典禮由十鼓擊樂團、台南民族舞蹈團、民俗藝陣等團體及鄭日清、胡德夫等歌手,透過演奏、舞蹈、歌唱等多樣的展演形式,呈現台灣先民渡海、拓墾的故事。文建會主委盛治仁、館長呂理政將台史博建築模型獻給四大族群的表演者,象徵獻給全體台灣人的博物館—台史博,正式開館迎賓,台南在地的特色藝陣也繞行博物館定點演出,以台灣民間傳統方式,熱鬧慶祝開館。


市長賴清德強調是歷史的一刻,讓台灣人有機會了解自己的歷史,除館藏外,園區、建築也呈現環保、生態的一面,他期許未來館方能與地方更緊密結合,帶動台南都市的發展,並歡迎大家來「踢館」、來台南玩。


呂理政說,開館的同時也是一種對社會的承諾,未來將更努力為大家服務。開館前二週的假日,將陸續有演奏台灣、台灣歌謠傳唱及展演台灣一百年等展演及文化市集活動,今晚(日)七點半則由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率先登場,演奏作曲大師游昌發為台史博全新打造的「榮耀台灣」、輕騎兵序曲及流浪者之歌等曲目。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台南百年包子 傳承老味道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3日電)「老闆,15個包子外帶,我待會兒趕飛機到中國大陸。」一名婦女開著名車擠進狹窄巷道,衝進祿記包子店嚷著,只可惜包子出爐後20分鐘全被清空,她慢了10分鐘。
從Google網頁搜尋,台南市開山路巷道內的祿記包子店,饕客留言最多的就是,想吃祿記包子,得事先預訂,否則現場購買,可能連一粒都買不到。
祿記包子店從清朝光緒年間開店至今,傳承四代,又稱「光緒包子」,在台南市提起「包子祿」,大多數人都知道就是在開山路清水寺旁的包子店。
67歲的石文雄回憶說,他的祖父石祿原在福建廈門賣包子和饅頭,渡海抵達台南後,改賣雜貨沒有成功,就重操舊業,開始在清水寺旁從挑蒸籠擔子叫賣,接著開店擴大規模。
「我們的包子,前總統李登輝非常愛吃,台南市知名的阿霞飯店,都會預訂送到台北給李登輝。」第四代傳人石珍錡說。
前高雄縣長楊秋興曾拜訪前台南市長蘇南成,蘇南成請楊秋興吃午飯,第一句話就是要讓楊秋興嘗嘗100多年前包子的風味,擺出來的包子就是祿記包子。
除了祿記包子,相隔數百公尺外還有家「同記包子」萬川號,這家包子店在台南市和祿記包子齊名,創建於清朝同治年間,每天門庭若市,也是傳承四代,不同於祿記包子店隱身於陋巷,萬川號位於市區五叉路口,建物高聳,是當地的地標。
萬川號原是糕餅鋪,創辦人陳源基於興趣鑽研製作包子、饅頭,未料無心插柳,反而讓包子成為萬川號另一項獨特產品,第二代傳人陳旺根還把調配餡料祕方記載下來,傳給後代。
和祿記一樣,萬川號包子也深受名人的喜愛,第四代傳人陳柏亦說,前副總統連戰、前行政院副院長葉菊蘭都曾專程上門嘗鮮。
祿記和萬川號不只包子有名,水晶餃知名度和包子也不相上下,有些客人不喜歡吃包子,專挑水晶餃。石珍錡表示,全省賣包子的店家太多,賣水晶餃的很少,很多人不是衝著包子的名氣登門,反而是水晶餃讓他們聞香而來。
「光緒包子」和「同治包子」走過百年,都曾經歷傳承中斷的危機。祿記包子第三代傳人石文雄,因身體狀況不佳,5年前曾徵詢女兒的意見,若是不願意接手,祿記就要吹熄燈號;從小在蒸籠旁的石珍錡,毅然放下醫院的工作,夫婿徐能印也辭去科技廠工程師的職務,兩人從辦公室轉進廚房,搖身變成桿麵皮及包餡料的師傅。
萬川號的陳柏亦也是,他和哥哥陳冠州畢業於大學理工學院,原想出國深造,因第三代傳人的老父病重,只好放下學業接管萬川號,向店裡的老師傅從頭學習做包子,陳冠州管包子工廠,陳柏亦管店面。
對包子的傳承,祿記和萬川號的第四代傳人都有相同的觀念,就是不能讓百年前的老味道消失,所以他們都選擇放棄年輕時代的夢想,投入滿屋子麵粉及滿是熱氣的蒸籠天地,只為滿足老饕深不見底的腸胃。石珍錡說,有些客人一吃就是5粒包子,很驚人。
不過,這兩家百年老店,對包子的由來,一概不知,只知道這是祖傳絕藝,只要包子能填滿空虛的肚子,就算大功告成,不用去追問包子的過去。
「包子只要加熱後,任何時間都能食用,當正餐、點心都行,這應該是包子能流傳下來的原因。」陳柏亦展望未來說,包子歷久不衰,永遠都是華人的主流食品。

2011年東山咖啡節--「東山咖啡、啡嚐不可」


2011年東山咖啡節將於10月29日下午三點在東山區崁頭山仙公廟揭幕,活動為期4週至11月20日,每逢週六、日下午在仙公廟安排有活動及團體表演,台南市政府及東山區農會邀請大家一起來東山品嚐咖啡、採椪柑及購買當地農特產品。

與往年不同,今年東山咖啡節活動除了在主場地仙公廟及175縣道東山咖啡公路各咖啡園之外,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為了擴大推廣行銷東山區咖啡,特別協助東山咖啡業者走出東山至市區行銷,將安排業者於11月12、13、19及20日至本市4處古蹟景點販售東山咖啡,包括愛國婦人館、安平樹屋、英商和記洋行、吳園藝文園區-柳屋旅遊諮詢中心,利用假日期間觀光人潮多,邀請咖啡業者於古蹟設置臨時販售點,規劃咖啡產地生態、生產流程、烘焙簡介教學等,搭配「喝咖啡,送咖啡杯」行銷活動,讓東山咖啡飄香古蹟,將東山咖啡推薦給更多喜歡咖啡的消費者,讓市區民眾能品嚐到口味滑順及香醇濃郁的東山咖啡,進而成為東山咖啡的愛好者。民眾於活動期間前往該4處古蹟景點旅遊時,歡迎前往品嚐東山咖啡。

今年咖啡節活動主要結合地方學校及社區團體參與表演,除開幕當日外,活動期間每逢週六、日下午在仙公廟都安排有活動及節目演出,表演的節目相當多元及豐富,有「咖啡與音樂的對話」,包括古典樂、交響樂、戀愛情歌等音樂演出,有傳統民俗表演、媽媽教室舞蹈等,開幕當天更邀請到由流浪犬組成的有錢家族6小褔表演秀。此外還有咖啡點心DIY教學、龍眼及龍眼干趣味活動、農特產品促銷活動等。而為了協助行銷東山咖啡,今年活動延續往年「喝咖啡,送咖啡杯」,讓前來東山品嚐咖啡的消費者,喝完咖啡就能帶走限量9090個的「2011東山咖啡節」紀念咖啡杯。

此外,主辦單位並印製有東山區咖啡公路175線導覽圖,資訊相當豐富,包括當地各咖啡園、椪柑園、生態農場、民宿等資料,而且都有相片、地址、電話及店家特色介紹等,遊客只要參考導覽圖,就可以盡情的到咖啡園喝咖啡買咖啡豆,到椪柑園採椪柑體驗採果樂,還可以到附近的休閒農場渡假、住民宿。

時序入秋是咖啡正紅的時候,今年東山咖啡節即將熱鬧登場,活動期間的每個週休假日都會安排精采表演節目,並且有龍眼干等農特產品促銷,歡迎民眾前往東山喝咖啡、買咖啡豆、採椪柑、買農特產品,並且到關仔嶺洗温泉,度過一個很悠閒的秋天。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幾歲啦? 老樹量腰圍 建立身分證


 
 保護仁德糖廠老樹、小朋友為樹爺爺量腰圍 / 吳淑玲
為保護台南市仁德糖廠內的老樹,小朋友為「樹爺爺」量腰圍,這棵大樟樹的樹圍就超過300公分,希望推動「老樹認證」。
記者吳淑玲/攝影
「為老樹爺爺量腰圍,希望老樹不要被砍掉。」台南市虎山仁德糖廠創建102年,地方里長與荒野保護協會昨天舉辦「老樹相伴、幸福滿滿」活動,小朋友為老樹量腰圍,建立老樹身分證,希望喚起各界重視,不要因土地開發犧牲老樹。

仁德區成功里長鄭晴而表示,仁德糖廠創立於民國前二年,已有102 年歷史,竟無一棵是列管老樹,園區內有一棵120年的雞蛋樹,也險遭砍除。


小朋友分組逐一為老樹量腰圍,樹圍超過300公分,記錄老樹的樹種、推算的樹齡,建立老樹身分證,中午則在老樹下野餐、喝茶,享受在老樹下的清涼與芬多精。


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陳格容指出,據專家推估樹一年生長2.5公分,從樹根往上130公分處量樹圍,就可換算樹齡,希望透過建立「老樹身分證」,讓相關單位重視。


「這棵樟樹超過125歲了」、「這棵也有114歲了」參加保護老樹行動的小朋友十分興奮,甚至爬上老榕樹的氣根,與樹木互動。


小五學生林書宇說,「和千年神木比,百年老樹不是很老,但和人類相比,已非常老了。」林書宇希望老樹要保留,不應被砍掉。


陳格容表示,台南市是歷史古都,應該重視老樹文化資源,但仁德糖廠的百年老樹卻受到如此待遇,心中很不捨,台北市老樹50年以上就保護,台南市卻要80年以上,到底是台北還是台南比較愛老樹?「幾十年的樹木不保護,怎麼有機會成為百年老樹?」


鄭晴而與陳格容均強調,不是反對土地開發,但要求重視老樹,虎山國小前虎山一街兩旁的老樟樹、老龍眼、老榕樹、老玉蘭及竹柏,都是非常有特色老樹群景觀,也見證當地人文歷史,不應任意砍除。

一個人都「行」! 台南鹽鄉漫遊千元有找


  • 七股鹽山讓民眾體驗爬鹽山、吃鹹冰棒的樂趣。(圖/雲管處提供)


台南觀光產業聯盟即日起推出「漫遊鹽鄉.幸福999」一日遊,用一天遊遍台南八大景點,不但能欣賞到《米其林綠色指南》推薦的三顆星古蹟,景點門票、車資、竹筏船票、午餐、導覽解說、保險費全包,還直接派車到下榻的指定飯店接送,每人只要999元。不必呼朋引伴,一人即可成行,單身旅客也許還能在旅途中結交新朋友,發現幸福!

此次行程採用CITY TOUR的模式,只要遊客入住台南觀光產業聯盟成員的16家飯店之一,即可向櫃檯報名體驗濱海鹽鄉的超值行程(3歲以下每人200元,3歲至12歲每人599元)。

景點包括米其林三星推薦的「南鯤鯓代天府大鯤園」;本土企業台南幫的風水寶地「烏鴉落洋穴」;與天地會總舵主大有淵源的「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以儲存愛、疾病、醫療記事及台灣精神為主體的「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擁有全球第四大抹香鯨標本的「北門遊客中心」;介紹台灣鹽業歷史的「台灣鹽博物館」;可攀「鹽」、品嚐鹹冰棒的「七股鹽山」;以及可搭竹筏探險的台灣小亞馬遜「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

為了迎接到訪鹽鄉的國內外旅客,台南觀光產業聯盟的成員無不卯足全力,推出一系列住房優惠及抽獎活動,聯盟理事長許世煜表示,包含桂田酒店提供價值36萬元的總統套房、台糖長榮酒店提供總價值13萬的總統套房與其他房型及餐宿券,其餘包括台邦商旅、大億麗緻酒店、維夏渡假旅館、天下大飯店、劍橋大飯店、朝代飯店、普悠瑪商務旅館、家新飯店、台南大飯店及宏盛鑫商務飯店均推出價值2萬元至數千元不等的VIP與豪華套房免費住宿券(含早餐),供住宿各飯店且參加遊程的旅客抽獎,維悅統茂飯店及遠東香格里拉酒店則分別提供住客免費升等景觀套房及迎賓飲料券之優惠。

除住宿各飯店可參加抽獎外,報名一日遊的民眾還可於北門遊客中心現場試手氣,包含黑面琵鷺公仔、台灣好行88及99線一日遊套票、王爺公仔馬克杯、棒球帽等200份好禮,好康多多!「漫遊鹽鄉.幸福999」活動至101年1月20日截止,更詳細的遊程、景點介紹與各飯店優惠,請上活動網站(3star.swcoast-nsa.gov.tw)查詢,或電洽台南觀光產業聯盟(06)261-9955。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挑戰建築極限 台南台史館成婚紗聖地



欣傳媒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園區達20公頃,一半為自然保育綠地,是座人文與自然相遇的美麗園區,建築更挑戰台灣技術極限,採用漢人紅磚四合院的概念,基層融合了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立柱,以及石板屋的表現手法,採預力預鑄構造系統,以堆積木的方式組裝成棟,展現族群融合與自然共生風貌,但因難度太高,也讓建築團隊不知多了多少白髮。 


  有趣的是,由於臺灣歷史公園的風景、生態、建築十分令人驚艷,成了南部婚紗聖地,甚至有員工結婚拍婚紗,都不外求他地,直接在園區內取景,傳為館內佳話。 

當地位處臺南市的「希望之丘」,不但能將園區美景盡收眼底,還可以遠眺臺南科技園區,並設有清湖與忘憂湖,成為留鳥與候鳥的樂園;而賞鳥平台,更採傳統工法搭建「竹籠厝」,展示台江一帶先民居住智慧;另設有「快樂萬花筒」的親子休憩與學習空間。 

臺史館同時也是座綠建築,設有光電雲牆,以1,350片太陽能光電版,可提供館內部分電力,也象徵渡海之際,雲天壯闊的景象。 

園區內的行政典藏大樓,採用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的立柱,結合石板屋意象的外牆,以大面落地玻璃與厚實石材,展現虛實的強烈張力,也是國內首座結合承重牆、斜撐鋼柱與三向預力預鑄構件的建築。 

而展示教育大樓則採用了漢人紅磚四合院的概念,基層結合干欄式建築的立柱,採預力預鑄構造系統,將一塊塊清水混泥土樓板與牆面,像疊積木般堆疊、組裝成棟,為國內建築技術一大突破。 

至於博物館內,則有常設展、特展、兒童廳、劇場等四大固定展示空間,以啟發、互動、趣味的展示手法,營造出多層次的展示內容,深度體驗台灣歷史風貌與旺盛的生命力。 

今天在記者會中,文建會也透露一個小祕密,臺史館因為工程太過困難,一度在接合時,工期有所延宕,後來克服重重技術困難才得以完工,整個團隊是以「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的心情迎接開幕。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買2送1感恩回饋日!!】


感謝今天前來參與21大優待的粉絲朋友們,謝謝你們!!

在此向大家報告一下,這次的買21大優待是的買21^_^且因為這是常態性活動(每月23日皆有哦),所以就沒有無限延伸(42、買63….)下去囉。

當初第一波粉絲好康網路促銷活動之買21活動,是可以無限延伸的,當時實在殺很大!!但如果以後每個月都殺一次是會死人的,所以請大家見諒^_^ 謝謝大家!!

讓我們期待下個月的23日吧~~~~~









北門驕傲 商人砸錢辦洪通畫展



甫落成的新安宮藝文中心,專展洪通畫作,要讓民眾重新認識這位傑出的在地素人藝術家。
記者呂筱蟬/攝影
「要讓在地人重新認識這位畫家,洪通是北門的驕傲!」曾在70年代掀起熱潮的素人畫家洪通,出身北門區,50歲時閉門創作,當時當地人視他為瘋子,不懂欣賞他的畫,之後作品雖然紅極一時,但洪通晚年卻放火燒毀許多畫作,留下的創作不多。

同是北門鯤江人的商人洪心,自費百萬以1年時間籌劃,在當地新安宮1樓成立藝文中心,專展洪通畫作,重現洪通自成一格的畫風。
曾與洪通為鄰的洪義回憶,洪通50歲時,放棄乩童本業突然說要畫畫,不識字又沒經過專業訓練的他,每天關在房內作畫,把一家生活重擔都丟給妻子,「每個人都覺得他瘋了,畫也沒人看」。

有次洪通趁南鯤鯓代天府廟會時,將作品展示於廟前,受到文化界人士注意。民國65年洪通畫展在台北美國新聞處開幕,有記者問他「你的畫作四不像,難怪村人覺得你亂畫」,他則回道:「畫得像有什麼用?我是畫我心理的東西,只要我爽快」。

洪通創作線條歪曲的奇情畫作色彩濃烈,細看呈現在地宗教民俗風采。
記者呂筱蟬/攝影
先總統蔣經國還曾拜訪洪通,他向蔣總統說:「我沒錢」,蔣總統以為他在開玩笑,洪通說「我畫畫目的不為金錢,不能賣的」。他還故意開高價一幅畫要賣60萬,被認為自視過高,洪通認為人心險惡,選擇隱居不見任何人,三餐只喝蜜豆奶度日,還將許多畫作燒毀。

今年78歲的洪心在高雄經商,因與洪通出身同里,發現當地是洪通的故鄉,卻無任何畫作可欣賞。他籌劃近1年,與洪通之子洪世保洽談簽署同意書,斥資百萬在新安宮藝文中心1樓專門展出洪通畫作。

「洪通再現,在地人終於能重新認識我們的驕傲。」新安宮藝文中心負責人洪錦益說,洪通的畫色彩強烈,細看可察覺充滿南鯤鯓豐富的宗教圖騰、民俗祭典及鄉野戲曲,「這就是我們的故事」。


洪錦益表示,早年認為的怪人現在村里都以他為傲,但多數在地小孩不認識洪通是誰,「藝文中心設立,是讓鄉親重新認識洪通的契機。」目前展示22幅洪通畫作,每半年會更新一次。





【吳萬春蜜餞】Since1985 台南府城 美食楷模 古早風味 追憶難忘
歡迎蒞臨本店官網 http://www.wu-wan-chun.com.tw/,品嚐精緻懷舊的府城風味

《打面宋江陣》頂長人彩繪社區識別




後壁頂長社區風情寫生,還有「打面宋江陣」成員來助陣。 (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金城/後壁報導〕後壁頂長社區有著名的打面宋江陣,新營社區大學和社區合作量身開設頂長社區的文化圖繪課程,上課至今,居民變成在地畫家,從基礎學起,研習社區識別繪製、長短樹意象繪製,另有老照片蒐集、社區風情寫生,讓農村充滿「打面宋江藝術村」氣息。


明天社區老少還將共同創作彩繪社區牆,牆面將以頂長里舊名「長短樹」為主題,畫出屬於頂長的社區回憶。


社區總幹事陳維仁說,頂長社區舊名由來,相傳是明鄭移民入墾時,因當地多疏林莽原、矮樹參差,而有「長短樹」之名。庄廟為永安堂,主祀清水祖師,並以「打面宋江陣」著名。新營社大將社區特色結合藝術、民俗、文史規劃出創意課程。


首次上課時,帶領庄民學員認識社區識別的思考與繪製,引導學員從社區的人、事、產、地、景五要素觀察,找出屬於頂長社區的特色,學員從生活經驗中歸結出「長短樹」、「永安堂」、「臉譜」、「打面宋江陣」、「三合院」、「稻作」等特色,再由學員畫出心中屬於頂長的社區識別,每個人還要講述設計理念,讓「頂長人」的情感更親密。


社區老照片蒐集課程,庄民也帶來阿公、阿嬤們年輕時的生活照、結婚照,分享每張老照片背後的社區故事。社區風情寫生則在庄內百年榕樹下,一起畫出家鄉一磚、一牆、一花、一草。有了居民的參與,頂長社區展現出不一樣的活力和文化農村味。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買2送1大優待!!】


啊哈~~~明天就是23號囉~~~~,記得來吳萬春蜜餞店裡消費,21”大優待喔^_^

每個月只此1天哦,敬請把握良機!!


哈!以後要記得,每個月
21號吃烤雞,23號買蜜餞,還有還有,8號要吃義式冰淇淋……….,千萬別忘記囉~~~~~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黑面琵鷺倍增》362隻度冬嬌客來囉




缺了左腳掌的黑面琵鷺,過去八年都飛抵七股曾文溪口。 (李明華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東北季風吹,七股曾文溪口度冬黑面琵鷺數量倍增至三百多隻。 (李明華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記者劉婉君/七股報導〕東北季風增強,七股曾文溪口度冬黑面琵鷺數量,昨天一口氣增加近兩百隻,為前一天的兩倍。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育巡守員李明華表示,今年七股曾文溪口鳥況慢熱,度冬嬌客將會陸續報到,但他最期待的還是已連續八年抵台的「獨腳黑琵」。


李明華說,新報到的黑面琵鷺昨天上午都留在主棲地休息,健康狀況看起來不錯。至昨天為止,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計有三百六十二隻,包括多隻掛腳環的老朋友來台,剛來時牠們為了適應狀況,白天會到附近探險,了解周邊環境。


往年報到的黑面琵鷺中,有一隻缺了左腳掌的「獨腳黑琵」。李明華說,「獨腳黑琵」已連續八年來台度冬,雖然少了一隻腳,牠還是展現旺盛的生命力,令人佩服,期待這位獨腳老友今年九度造訪;不過,由於身體上的殘缺,獨腳黑琵飛得比同伴慢,每年來台時間約在十一月下旬。


李明華表示,今年因東北季風氣流不順,冷的時間不長,颱風又來得慢,鳥況也熱得慢,不只黑面琵鷺數量較去年同期少,裡海燕鷗來的時間也比去年慢兩週,希望本週黑琵數量能突破五百隻。即日起至明年三月底,曾文溪口賞鳥亭隨時都有望遠鏡可供民眾賞鳥,還有電視螢幕live秀。

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 亞洲國家地理頻道22日首播



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 亞洲國家地理頻道22日首播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葉澤山局長(左)授旗給國家地理頻道臺灣區執行長張鎮安(右),祝福紀錄片首映成功。(攝影/邱偉誠)
  由行政院文建會補助、台南市政府主辦的「十七世紀臺灣船復原重現計畫」,現在將透由國家地理頻道播放《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還原十七世紀歷史面貌以及重建古船過程。

  國家地理頻道臺灣區執行長張鎮安表示,整個紀錄片過程採用HD高畫質規格來紀錄古船重建過程,團隊在製作紀錄片期間,訪問了臺、英、美、日、中、以色列等國家學者,總共歷經三年才完成這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將在2011年10月22日(六)晚上9點首播,未來也將在海外播出。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葉澤山局長表示,《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有許多重大意義,它不僅讓我們重新了解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台南並沒有缺席,而且透過臺灣船的貿易,更顯現台南重要位置。

  其二,這次古船能從一張古圖復原重現,也顯示台灣造船技術的高超,歷經三年時間完成的紀錄片,更將帶給台南行銷重大助益。

  國家地理頻道表示,整部紀錄片將以歷史角度、國際觀點,看待臺灣航海探險事蹟,並且描述臺灣的海洋文化是如何被鄭成功帶向國際。10月22日(六)晚上9點在國家地理頻道首播的《鄭成功古船重現》,全亞洲35個國家,超過一億多的收視戶,將同時見證這非凡的一刻。(攝影/邱偉誠)

小野談千里步道 起始點定台南


 
 賴清德與小野對談千里步道 / 鄭惠仁
昨天小野與台南市長賴清德談千里步道,小野並決定將千里步道起始點定在台南。
記者鄭惠仁/攝影
5年前小野等人在台灣推動「千里步道」,5年後全台12條最具特色的步道出爐,特別是台南市要打造45公里長、由海到山的「山海圳綠道」,引起小野感動。昨天小野與台南市長賴清德談千里步道,小野並決定將千里步道起始點定在台南。

「之所以會有山海圳綠道的構想,就是受到小野等人推動千里步道的影響」,賴清德說,台南市決定找出一條媲美其他縣市、並且可成為談論話題的步道,經台南社大協助,選定嘉南大圳沿岸來打造,因沿線有兩個博物館、起點和終點各有一個國家公園和國家風景區,中間則是珍貴的嘉南大圳水利工程。


長45公里的台江山海圳綠道從嘉南大排出海口開始,在台江內海附近打造生態保護綠道,海佃路溪頂寮附近打造生活文化綠道,南科附近為生活古文明綠道,終點烏山頭水庫附近為水利工程綠道。


賴清德表示,這條綠道明年底就可由海口通到南科,可讓在南科上班的民眾騎單車上下班。「縣市合併前這個構想是難以實現的,但合併後成為實現的契機。」賴清德強調,步道建置過程將採生態工法打造,並注入活水、親水觀念,提供市民一條低碳生活步道。


賴清德說,蘋果已故執行長賈博斯用科技改變人的生活,卻也讓人與人之間變得更疏離,千里步道則是反璞歸真,改變台灣人的生活。


小野說,5年前發起尋找千里步道,希望把一條條道路串起來,如今找出12條千里步道,以台南的步道最長也最完整,未來將以台江山海圳綠道為千里步道起點。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10大小吃英譯》別讓豬血糕 被「菜英文」污名




十大小吃英譯
記者劉婉君╱專題報導
推銷台灣美食,豬血糕、豆花等十大台灣小吃的英文該怎麼翻譯?長榮大學翻譯系講師陳采體對台灣人及外籍人士進行調查,發現台灣小吃英譯多元化,建議政府從外籍旅客的角度考量,出版參考版本供民間選擇。


豬血「蛋糕」嚇壞老外
台灣小吃豬血糕,曾被英國旅遊網站票選為全球最噁心的食物,但它也是台灣廚師李佳其拿下亞洲廚師大獎金牌時使用的食材。長榮大學翻譯系講師陳采體調查發現,大部份英譯把豬血糕中的「糕」譯成cake或音譯gao,Pig blood cake容易讓不明就裡的外籍人士以為是「用豬血做成的蛋糕」,噁心指數瞬間飆高,而這樣的翻譯也讓不少愛吃豬血糕的台灣人聽了嚇一跳。


台灣小吃怎麼翻譯?陳采體選擇豬血糕、小籠包、米糕、棺材板、台南度小月擔仔麵、冬瓜茶、豆花、肉圓、肉燥飯、碗粿等十種台灣小吃現行英譯,對台籍與外籍人士進行問卷與訪談。對於豬血糕,台灣人喜歡用cake,選擇Black cake最多,直接音譯或Pig blood cake次之;外籍人士則偏好漢語拼音gao,多選擇Pig blood gao。


差異最大的是台南特色小吃棺材板。台灣人認為Deep-fried coffin-shaped sandwich最適合,但大部份外籍人士排斥棺材coffin出現在食物的英譯中,十八名受訪的外籍人士,就提出十三種別出心裁的英譯。


陳采體說,小籠包、米糕、豆花和肉圓,因已有dumpling、rice cake、Tofu pudding、meat ball等既定的英文詞彙可供參考,這類英譯受到外籍人士廣泛選用,可見同化的原則在翻譯中的重要性。


政府應推參考版本
陳采體表示,中國因應二○○八年北京奧運曾出版「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建議政府也應推出參考版本供民間依循。英譯時應以使用者,也就是外籍旅客為首要考量,而非從台灣人的標準來看,避免碰觸禁忌話題,如果有豬肉也應該清楚點出;食物可口是重點,而合適的英譯有助於推廣台灣美食,讓來台的外籍旅客可以吃到想吃的食物

台江山海圳 打造45公里綠道


 
 台江山海圳 打造45公里綠道 / 鄭惠仁
台南市台江山海圳綠道,由海到山,長45公里。
圖/台南社大提供
台南社大提出台江山海圳綠道的構想,市長賴清德決定以政策來實現,綠道由海到山全長45公里,面積200多公頃,沿途有科工區、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史前遺址,還有珍貴的水利工程嘉南大圳。今天市長賴清德與作家小野將對綠道的打造,展開文學與政策的對話。

「走過開台的台江內海,走過嘉南平原開發史,走過生命的轉彎處,走向希望的未來。」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很高興公部門能採納,並透過政策實現,「堅持7年的台江河川守護運動,終於走到入口。」


台江山海圳綠道從台江內海連貫到烏山頭水庫,沿途連結安南、永康、安定、善化、山上、官田、六甲區,形成獨特的帶狀公園,全長45公里面積200多公頃,堪稱是台灣格局最大的中央公園,結合台江國家公園與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面積更達2000公頃。


綠道沿途除了珍貴的水利工程遺產嘉南大圳、特有的水橋外,沿途還有台南科技工業區、南部科學園區、台灣歷史博物館、史前遺址等。吳茂成說,「已經打破公園的傳統思維,不需要徵收土地,也不需要四四方方的土地。」


沿路種樹築道、整治河川,沿著嘉南大圳支線、排水線,繞著村落,形成環村綠道,「把水與綠串成珍珠,將沿線鄉親、文化與生態,串成家園守護網。」


「文學,就讓我們從土地說起,從土地行起! 」作家小野與賴清德在台江山海圳綠道旁的文學對話,今天下午2點30分至4點在安南區海尾「鄭家古茨」登場,晚上7時30分小野在海中街朝皇宮廟口演講「作家的條件」。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買2送1感恩回饋日!!】


各位親愛的粉絲朋友們大家好,提醒大家別忘了,每月23號的21感恩回饋日快到囉^_^ 當天來店消費一律買21大優待喔~~~~

請大家告訴大家哦,謝謝!!







台糖勝利成功號 重出江湖


藍色車身的勝利成功號小火車,是台糖僅存的汽油客車,民國50年代開始,就是許多居民往來台南嘉義間的交通工具,民國71年停駛至今已經將近30年,經過台糖烏樹林車站重新整修,這台充滿通勤回憶的老客車,將在11月重出江湖
來到新營烏樹林車站,遊客一定會來體驗一下,有著可愛造型的田園列車,早期載送甘蔗的五分車,在糖廠關閉後轉形為觀光列車,非常受到遊客歡迎,而更讓老一輩懷念的,是這輛車頭冒著蒸氣,兩節藍色車廂的勝利成功小火車,是台糖僅存的一輛的汽油客車,在民國40到70年期間,是居民往來台南嘉義的交通工具,當時的學生現在都已經成了阿嬤。
復古型的車廂原汁原味,還保有懷舊的上掀式的採光窗,這台讓許多長輩懷念不已的勝利成功號,就要重出江湖,已經63歲的駕駛,再度來到以前熟悉的列車,彷彿回到當年。
睽違30年,國寶級的載客小火車,經過重新整修,將在11月5日風華再現,令人回味懷舊的鐵道風情。(民視新聞林俊明台南市報導)

關子嶺溫泉節周邊活動多


 
台南「關子嶺溫泉音樂節」10月22日至11月20日,在白河區關子嶺登場,活動期間提供優惠專案,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精心規畫套裝行程、周邊活動。


配合關子嶺溫泉音樂節活動,觀光旅遊局結合關子嶺地區及東山咖啡園區商家,活動期間提供多項優惠方案。


規劃大關子嶺遊憩區,如東山老街、關子嶺溫泉區、東山咖啡園區、175東山咖啡大道、台灣歷史博物館、八田與一紀念館、無米樂社區、菁寮社區—南寮社區…等景點5條套裝遊程。


周邊系列活動,提供拍拍火王爺、好康周周送、戀上好湯旅行團、採果體驗行、粉絲趴趴Go…等。活動諮詢電話:06-6353226、6353079。


 

台南官田村誌《官田之美於觀田》正式發行






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及輔導,臺南市官田區官田社區發展協會及官田鄉農會共同發行,配合100年度「臺南市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執行的「官田之美於觀田」官田村誌,正式發行出版。



台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科表示,100年度官田社區的社區營造計畫,除了進行老照片田野訪查和文物資源調查記錄建檔等課程外,今年底還將依所蒐集的資料進行看圖說故事、看圖演故事等多元豐富的成果發表展示。其中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官田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下,社區居民將近幾年來透過社區營造方式編纂的官田村誌正式出版。



這本取名為《官田之美於觀田》的官田村誌,編頁樸實又精美,不僅翔實記錄了官田區的過去及現在,也勾勒出社區發展的未來,不論是從地理位置、人文歷史或社區未來發展方向,透過這本村誌豐富文字的完美呈現,以及運用精美的內頁照片,官田人清楚向大家訴說官田所擁有的社區寶貴資產,透過社造田野調查整理的官田老厝資料以及一些案例的呈現,也勾勒出官田未來的社造願景。



這本極具特色的村誌,從社區營造的環境與開發作為故事的起頭,涵蓋社區各式各樣的生活場景、活動及農業生產經驗的分享,並以保全農村土地、期許聚落空間再造作為結語,讀者們可藉由閱讀官田村誌認識官田這個美麗樸實的土地與可愛的人們。共同編纂的官田社區志工們也都期待能將這本官田村誌放置在官田區的每一戶、每一個家庭,讓居民們更珍藏了解這塊社區瑰寶真切的價值!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永保安康基石 車站移位置


 
永康車站內的「永保安康」基石,據老員工說,石頭放上去不久 ,就掀起「永保安康」車票搶購風潮,認為是車站的福石。
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鐵永康車站的「永保安康」車票大賣,和站內「永保安康」基石的設立有關?據老員工說,11年前地方廠商捐贈「永保安康」基石,當時的站長曾看過「風水」,後來就掀起「永保安康」車票搶購熱潮。有人認為是巧合,但員工認為「永保安康」基石是永康車站的福石,帶來好運勢。

西元2000千禧年,是「永保安康」車票大賣的開始,在永康站工作25年的許姓老員工說,當時買車票的人潮可用「打死不退」形容,記得有對年輕情侶為了買不到票,急得都哭了。


當時的永康站長陳明松在站內立了「永保安康」基石,面向著第一月台,因不是面對大門,很多遊客沒有注意到,最近因無障礙設施工程要遷移,讓老員工想起當年設基石的往事。


許姓老員工說,民國89年因木造站務房改建,原地本來就有一處水池,包商照舊也蓋了一座水池,但有懂風水的人告訴站長陳明松,「左青龍、右白虎」,讓白虎泡在水中恐怕不好,才將水池填土做山丘造型,並立上「永保安康」基石。


「永保安康立上去後,永康車站運勢就好起來了! 」許姓員工說,從89年以後不只永保安康車票大賣,連帶運務量也增加了,他不知道是不是和風水有關,但感覺「永保安康」基石是永康車站的福石。


永康站長林文欽說,因站內進行無礙障空間設施改建,佔用到部分「永保安康」基石的地方,計劃將基石遷移到站外的廣場,因這是代表永康站的象徵,會找適合的地點妥善設置,也讓遊客們可以拍照留念。

永康車站 老房子有新生命!




 永康車站樹屋活化成新景點 / 吳淑玲

永康車站外的樹屋,是舊的貨物轉運站辦公室,雀榕從樹頂往下生長,形成「樹幹包房屋」的奇景。
記者吳淑玲/攝影
「老房子新生命!」台鐵永康車站前的「永康樹屋」是舊的貨物轉運站,台糖仁德糖廠也將「進修部」辦公室委外經營餐廳,原本硬綁綁的水泥辦公室,經過重新綠美化再利用,為台南市增添兩處休閒好去處。

台鐵永康站長林文欽表示,永康樹屋位在永康車站入口右側,因有棵雀榕從屋頂往下生長,經過2、30年,樹根及樹幹包住房子而得名,原本是貨物轉運站,但隨著永康車站貨運業務減少後閒置多年。一度雜草叢生,環保單位屢屢點名要開罰,令站方相當困擾,最近委外經營餐廳,業者在門前種了草坪綠美化,加上原有的老樹陪襯,美不勝收,常有遊客拍照。

在樹屋外,可看到許多廢棄的鐵道設施再利用,迴廊內的椅子是「線槽」倒放,「線槽」是埋纜線的設備;使用最多的是固定鐵軌的「枕木」,多利用做為桌椅,「PC枕」則成為矮圍籬。


仁德糖廠通往虎山國小的路上有間「進修部」建築,屋齡約50年,閒置多年,最近也委外經營「微笑虎山」餐廳。
永康車站將報廢的「線槽」倒放之後,就成了現成的椅子。
記者吳淑玲/攝影
老闆王政道原本在大陸經商,退休後回到仁德老家,租下進修部後,斥資近500萬修繕,種草皮綠美化,餐廳主賣咖啡及輕蔬食。

仁德糖廠內有許多老樹木,百年的「雞蛋花」更是難得一見。成功里長鄭晴而說,雞蛋樹原本奄奄一息,整地時差點被砍掉,社區人士發起搶救,並妥善照顧後,最近花朵盛開相當漂亮,老樹、老建築能夠保留重新活化,地方都十分開心。